【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这首童谣所唱的便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至,人们又蒸起了粽子、插上了艾叶、斟上了雄黄,大发国际先一起来了解一下端午节吧。
端午节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正因如此,这个节日也被赋予了很多文化内涵。记得几年前,关于端午祝福是该说“快乐”还是“安康”,还曾引发过不小的讨论。看似一个小小的言语之争,背后其实是民众对节日精髓、传统节日的探寻,是希望能原汁原味地还原端午节的文化意蕴。而这些文化意蕴中,纪念屈原是接受度最广的。人们纪念屈原,当然不只是因为他的艺术造诣,更是因为他伟大的灵魂和深沉的爱国之情。大发国际每过一次端午,就是对这种精神的致敬与汲取,也是对大发国际自身精神世界的一次锤炼与雕琢。
再来,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吧
【吃粽子】粽子,又叫“角黍”、“筒粽”。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
【赛龙舟】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其余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关于赛龙舟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龙神等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追溯至战国时代。赛龙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及英国等,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2011年5月23日,赛龙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插菖蒲】先秦时期,我国人民已用艾绒作为灸灼疗法的发热材料。艾叶又是内服、外敷、熏、洗的药物。到了南北朝时,已有“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的记载。菖蒲根茎可作香料,具有提神、通窍、杀菌之功效,而且其叶似剑,故菖蒲与艾草并提。至此,端午日挂菖蒲、艾草已成为各地节日的重要习俗之一。
端午节冷知识
1、端午节不仅是“粽子节”也是“卫生节”
民俗学家指出,端午节除了纪念屈原以外,也是我国“卫生节”的起源。人们在端午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蕴含着古代中医防疫保健的智慧。
2、端午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
2006年5月20日,端午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世界非遗),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
3、端午节又被认作马的生日
古代正月建寅,五月正好是午月,是马的月份。因此,一些地区将端午认作为马的生日,称为“马本命”。人们还将五彩丝缕系在马的尾巴上,还要给马佩带华美的马鞍和辔头。
4、不是错别字!端午节曾叫“端五节”
端午节处于农历五月初五,唐朝以前叫“端五节”。后来,因唐玄宗出生于八月五日,为了避唐玄宗之讳,大臣宋璟将“端五”改成了“端午”,此后便有了端午的名称。
5、屈原其实不姓“屈”,姓“芈”(mǐ)
司马迁曾在屈原列传中日:屈原,名平,楚之同姓者也。意思就是屈原和楚国的王族同姓,楚国国君姓芈,屈是屈原的氏,当时姓与氏分开。所以屈原不姓“屈”,而是姓“芈”。
温馨提示:美食当前,食用要适量
【特殊人群,控制食量】
◇由于粽子主要以糯米或其他谷类食物为主要原料,糯米中的淀粉主要为支链淀粉,升糖指数高,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食用量。另外,老年人、儿童和肠胃消化功能较弱者都应少量食用。
◇添加肉类和油脂的粽子中脂肪含量较高,加上糯米的黏腻,过量食用容易积食。因此,食用粽子时,搭配一些清淡的饮品和蔬菜等食物,有助于平衡饮食,减轻肠胃负担。
【出现胃痛,胀气情况应该如何应对】
◇喝酸奶——酸奶中含有乳酸菌,进入肠道后能刺激胃液分泌,加速肠胃蠕动,促进消化,建议不要吃完粽子就喝酸奶,避免太饱,可以一个小时后再喝。
◇搭配热茶——粽子本身粘性较高且油腻,大发国际可以在吃粽子的时候搭配一杯热茶,可以消食解腻。
◇药物治疗——主要用到3种药物,抑酸药、促进肠胃动力药、保护胃粘膜药物。
◇粽子虽香,但大家为了自己的健康,不要暴饮暴食,适量即可,暴饮暴食只会加重肠胃负担。
祝大家端午安康!